王禛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中国为原料药第一生产与出口国,同时原料药为中国医药行业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其出口在经历快速增长之后,近年来却出现了产能过剩、附加值低且成本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我国需要优化生产工艺,促进绿色创新;采取各种措施克服技术壁垒;积极推进兼并与合作,转移与控制新增产能;实现结构升级,提高竞争优势;开拓新兴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原料药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原料药;出口;面临障碍;对策建议
原料药即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是药物制剂中起治疗作用的成分,即活性成分。原料药是我国医药行业主要出口产品,同时也是唯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全球原料药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近年来,中国原料药的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中国原料药产能过剩,附加值低,且成本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使得原料药生产与出口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中国原料药出口面临的障碍,并为出口的推动提供对策与建议。
一、中国API出口现状
(一)出口呈现量增价减趋势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原料药出口总额基本呈增长趋势,但有量增价减的态势。由表1所示,中国原料药的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203亿美元逐步增长到2014年的258.57亿美元,平均增速约6.24%,呈现较稳步增长的状态。然而,在经济复苏减慢,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8%和2%的2015与2016年,原料药出口额也略有降低。与此同时,原料药出口数量从2010年的498万吨到2016年的827.24万吨,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是,对于出口均价来说,除2012与2014年有着非常小的涨幅之外,其他年度均呈现下降的态势。特别是2016年,在原料药出口数量增长率达到13.04%的情况下,出口均价11.59%的跌幅使得出口额出现小幅下跌。因此,整体来说,近年来中国原料药出口呈现量增价减的趋势。
表1 2010-2016年中国API出口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万吨、美元/公斤
| 
				 年份  | 
			
				 出口额  | 
			
				 涨幅  | 
			
				 出口数量  | 
			
				 涨幅  | 
			
				 出口均价  | 
			
				 涨幅  | 
		
| 
				 2010  | 
			
				 203  | 
			
				 
  | 
			
				 498  | 
			
				 
  | 
			
				 4.07  | 
			
				 
  | 
		
| 
				 2011  | 
			
				 219.96  | 
			
				 8.35%  | 
			
				 592.88  | 
			
				 19.05%  | 
			
				 3.71  | 
			
				 -8.84%  | 
		
| 
				 2012  | 
			
				 227  | 
			
				 3.2%  | 
			
				 616.14  | 
			
				 3.92%  | 
			
				 3.73  | 
			
				 0.66%  | 
		
| 
				 2013  | 
			
				 235.98  | 
			
				 2.6%  | 
			
				 658.66  | 
			
				 6.9%  | 
			
				 3.58  | 
			
				 -3.98%  | 
		
| 
				 2014  | 
			
				 258.57  | 
			
				 9.57%  | 
			
				 700.71  | 
			
				 6.38%  | 
			
				 3.69  | 
			
				 3.07%  | 
		
| 
				 2015  | 
			
				 256.23  | 
			
				 -0.66%  | 
			
				 731.81  | 
			
				 4.44%  | 
			
				 3.50  | 
			
				 -5.12%  | 
		
| 
				 2016  | 
			
				 256.08  | 
			
				 -0.06%  | 
			
				 827.24  | 
			
				 13.04%  | 
			
				 3.10  | 
			
				 -11.59  |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部分根据其他数据计算得来。
(二)亚洲为我国原料药最大出口市场
近些年来,中国原料药的出口市场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且相对比较集中。亚洲一直是中国原料药出口的最主要市场,出口额占总额的一半左右,其次是欧洲、北美洲与拉丁美洲市场。2015年,以上四大洲市场累计占据中国原料药出口额的96.46%、出口数量的93.02%。从出口国别上看,我国原料药出口国家与地区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从2013年的183个增加到2015年的196个。其中,印度为中国原料药最大的出口目的国,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原料药金额占据中国原料药总出口额的15%以上。其次为美国、日本、韩国与德国。
(三)民营企业在原料药出口中越来越重要
近三年来,中国原料药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从2013年的9260家到2015年的9805家,在2016年的前三个季度,已有9413家企业进行原料药的出口。在2000年,从事原料药出口的民营企业只有276家,占总企业数量不到20%,而在2015年,其数量飙升到7762家,占总企业数量的79.16%。同时,国有企业的占比从2000年的71%下降到如今的不到10%,企业结构发生了互换式的变化。不过近年来,民营企业出口原料药金额占据总出口额的比重不到60%,而参与原料药出口的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数量虽然只有20%左右,可是其出口金额却超过40%,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出口原料药以东部地区为主
中国出口原料药前五的省份与地区为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和河北,累计出口额占比超过全国总出口额的65%。在2016年中国原料药出口企业榜单中,浙江省的出口企业在前10强占据了6个席位,在前20强中占据11个席位,成为原料药出口大省。由此看来,原料药的生产与出口有着比较强的区域分布特征与产业聚集效应。
(五)我国原料药出口品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