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维生素出口面临的困境与策略选择
邓芳程 华中科技大学
维生素是一种特殊商品,对维护人体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缺乏将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乃至危及生命,因此,维生素广泛用于饲料添加、食品添加和药品。我国维生素行业经历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维生素生产和出口国。具博亚和讯统计,2015年我国维生素产量达到25.6万吨,同比增长1.3%,占据全球产量的68.5%,其中生素A、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 、维生素E七个品种合计出口数量达到20.17万吨,同比增长4.41%,出口金额为14.42亿元,同比下降12.34%。维生素出口是我国原料药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然而近年来,我国维生素出口遭遇一系列内部和外部麻烦,出口量虽保持增长,出口金额却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分析维生素出口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寻找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显得极其迫切。
一、我国维生素出口贸易现状
(一)出口量保持较稳定增长,出口金额持续下降
近年,我国维生素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大批企业利用掌握的技术优势和较低的成本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目前,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维生素出口大国,在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等细分领域的产能是市场占有率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 、维生素E七个主要出口品种合计出口数量保持较稳定增长,出口数量从12.73万吨增长到20.17万吨,年复合增速为6.80%,其中2015年出口量增长4.14%。在出口金额方面,六大品种从2008年的16.37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8.11亿美元,随后出口金额程逐年降低趋势,到2015年出口金额仅13.42亿元,相比2014年下降12.34%。
(二)大品种价格持续走低,小品种价格震荡上升
我国维生素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维生素C,2015年出口数量为12.37万吨,出口金额达到4.34亿美元;其次是维生素E,2015年出口数量为6.18万吨,出口金额达到3.93亿美元。然而两个主要品种的价格都成持续下降趋势。2008年维生素C、维生素E平均出口单价分别为8.68美元/千克、18.97美元/千克,2015年平均出口单价仅3.51美元/千克和6.36美元/千克,相比2008年分别降低59.57%和66.47%。而以B族类维生素为代表的出口量较小的品种则是另一番场景。2015年,维生素B1平均出口价格为26.69美元/千克,相比2008年上升49.00%;维生素B6平均出口单价为22.43美元/千克,相比2008年增长23.61%;此外,维生素B12平均出口单价则相对2008年上涨358.55%,达到470.29美元/千克,并于2012年达到1155.27美元/千克。仅维生素B2平均出口价相对2008年降低20.64%,为30.39美元/千克。
(三)低端产品占主导地位,产品价格偏低
维生素用途广泛,主要领域有饲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药用。其中作为饲料添加剂需求最大,约占总量的48%,其对纯度和品质要求不高,单价也较低,是我国维生素主要出口品种,在食品添加、化妆品及药用维生素领域竞争力相对较差。从物理性质划分,维生素则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前者如维生素C及B族类维生素,后者主要有有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水溶性维生素生产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成为我国维生素出口量的主要品种,脂溶性维生素出口量近年保持增长,市场占有率相对水溶性维生素仍偏低。可见,从产品技术含量和应用领域来来看,我国出口的维生素产品均处于相对低端的地位,与国际巨头帝斯曼、巴斯夫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整个行业大而不强,产品价格偏低。以维生素E为例,我国出口的品种主要以饲料添加剂为主,而帝斯曼和巴斯夫主要生产医药级高端产品,从而很大程度把控全球维生素E的话语权。
(四)民营企业为主,集中度提升
由于维生素大量用于出口,行业回款快,企业拥有较好的现金流,加之初期投资不大,在价格好的年份企业能很快收回投资。在发展初期,我国维生素行业投资积极性高,大批企业相继涉足,大多为民营企业。在随着竞争加剧和环保趋严,大量小厂面临经营压力退出,经营较好的厂商顺势获得更大份额,单个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我国维生素行业因此产生了一批世界级巨头。其中,杭州鑫富药业的B族维生素泛酸钙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天新药业的维生素B6占全球70%市场份额;而湖北广济药业的维生素B2也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公司,约占全球50%产能;华中药业、天新药业与兄弟科技的维生素B1合计占据全球80%以上产能;花园生物则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其产能达到5000吨/年,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